?A、B、C、D、E,是雷雨天戶外避雷的幾個地點!
哪個地點才是最安全的避雷地點呢?
認真閱讀下文:
閃電是什么?-社保電子防雷器
閃電是一種自然現(xiàn)象,通常是暴風云(積雨云)產(chǎn)生電荷,底層為陰電,頂層為陽電,而且還在地面產(chǎn)生陽電荷,如影隨形地跟著云移動。
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,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。正電荷奔向樹木、山丘、高大建筑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,企圖和帶有負電的云層相遇;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,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。最后正負電荷終于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。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云涌去,產(chǎn)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。
雷擊的傷害類型
閃電傷人不僅是直接擊中,它通常是范圍傷害,并且有很多類型:
直接雷擊:在雷電現(xiàn)象發(fā)生時,閃電直接襲擊到人體,因為人是一個很好的導體,高達幾萬到十幾萬安培的雷電電流,由人的頭頂部一直通過人體到兩腳,流入到大地。人因此而遭到雷擊,受到雷電的擊傷,嚴重的甚至死亡。
接觸電壓:當雷電電流通過高大的物體,如高的建筑物、樹木、金屬構筑物等泄放下來時,強大的雷電電流,會在高大導體上產(chǎn)生高達幾萬到幾十萬伏的電壓。人不小心觸摸到這些物體時,受到這種觸摸電壓的襲擊,發(fā)生觸電事故。
旁側閃擊:當雷電擊中一個物體時,強大的雷電電流,通過物體泄放到大地。一般情況下,電流是最容易通過電阻小的通道穿流的。人體的電阻很小,如果人就在這雷擊中的物體附近,雷電電流就會在人頭頂高度附近,將空氣擊穿,再經(jīng)過人體泄放下來。使人遭受襲擊。
跨步電壓:當雷電從云中泄放到大地時,就會產(chǎn)生一個電位場。電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擊點的地方電位越高;遠離雷擊點的電位就低。如果在雷擊時,人的兩腳站的地點電位不同,這種電位差在人的兩腳間就產(chǎn)生電壓,也就有電流通過人的下肢。兩腿之間的距離越大,跨步電壓也就越大。
如果同伴被雷擊怎么辦?
檢查呼吸和心跳,如無,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,直到送達醫(yī)院。被雷擊者的呼吸機能可能因電流麻痹近半小時,此后才會恢復,因此應持續(xù)救助。
觀察瞳孔的方法來鑒別被雷擊者的狀態(tài)并不可取,因為被雷擊者的眼睛可能在雷擊中損傷。
保護患者的脖子,并用物體加固。檢查其他外傷并選擇性處理。如果雷暴天氣仍持續(xù),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點,因為同一地點可能雷擊N次。盡快將傷者轉移到醫(yī)院。
在雷暴中如何避免雷擊
在雷暴中,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100%避免雷擊,只能減少雷擊概率。啟動防雷應急行動(lightning drill)可以大幅降低危險。
20-20原則可以幫助你判斷是否啟動防雷應急行動。
什么是20-20呢?
當閃電的光和聲時間差在20s內,即表示應立即進行防雷應急行動。
在最后一次20s光聲差的雷擊后,防雷應急行動應再持續(xù)20分鐘后再解除。
在啟動防雷應急行動后,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而去尋求安全的避雷地點,并做好自我保護的姿勢。
20-20原則應當作一種指導,要靈活使用,因為在某些地區(qū),嚴格執(zhí)行20-20原則會讓你根本無法轉移。